4月23日下午,来自沪苏浙皖数字金融行业协会代表、技术专家以及安徽省执法单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代表一百多人在合肥滨湖金融小镇汇聚一堂,举行长三角金融行业反电诈专题研讨会。本次活动由安徽省公安厅、中国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指导,安徽省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快速反应联动处置中心、安徽省数字金融科技协会主办,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金电信息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协办,上海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江苏省数字金融协会、浙江数字金融科技联合会作为活动支持单位。
安徽省数字金融科技协会会长、徽商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张居中在致辞中指出,数字金融蓬勃兴起,为经济发展注入磅礴动力,却也让不法分子觅得可乘之机。希望与会嘉宾深入交流,分享最新的反电诈策略、技术应用及实战经验,进一步提升各方应对金融电诈的协作能力,为区域金融安全保驾护航。
“科技反诈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谁能更快建成智能化的反诈体系就能在这场攻防对抗中占据先机。”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支付结算处相关负责人在致辞中表示,各方应凝聚合力,织密跨域联防“立体防护网”,以“动态防御、精准拦截、生态协同”为导向,持续完善技防能力建设,以技术革新为刃,筑牢金融安全防线。现场,安徽省数字金融科技协会、上海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江苏省数字金融协会、浙江数字金融科技联合会共同签署长三角金融行业反诈协同工作机制协议,共同构建“信息共享、风险共治”的立体化反诈防线,推动反诈工作从“单兵作战”向“军团作战”跃升。
活动中,来自多家金融机构和科技企业的代表围绕反电诈主题进行深入分享。工商银行安徽分行、兴业银行合肥分行和徽商银行的代表从金融机构的角度,结合实战案例,探讨了在反电诈工作中的经验与挑战,特别是如何通过风控系统和客户教育提升防范能力。合肥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则从执法层面,介绍了打击电信诈骗的典型案例及协作机制。中国银联和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的代表则从金融科技的角度,展示了反电诈领域的最新科技应用成果,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在识别、预警和阻断诈骗行为中的应用,体现了科技赋能金融安全的显著成效。
此次活动通过多方交流,促进了金融机构与科技企业在反电诈领域的协同合作,为构建更安全的金融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持。